2018年五月底,傲嬌的小太陽已經40+3還是不願意退房。從六、七個月開始,產檢時醫生偶爾會說我開始有宮縮的現象,甚至需要安胎(服用安胎藥),隔一次產檢前必須先on ost觀察宮縮情形。因此,總認為哪一天寶寶就會很興奮的自己出來。事實上,等了又等,小太陽依舊在肚子裡怡然自得。迫不得已只好在最後一次產檢後上產房催生。

  婆婆生過三胎,生第一胎的時後比我現在年紀要來得小一點,所以在我懷孕時常常跟我聊到生產的故事,讓我有些心理準備。不同的是,婆婆並沒有催生過。倒數第二次產檢,也就是39+3,醫生預告下週若是還沒有產兆就得催生,為此上網查了好些資料,開始每天走路上學(半小時路程)。心中雖然忐忑,但又能如何呢?我很怕痛(每個人都怕痛),不過既然要生,就要自然產!這是我個人的想法。

  上午十點公公開車帶我到聯合婦幼做最後一次產檢。上個禮拜醫生說如果沒有產兆,這週就準備催生。產檢超音波顯示小太陽體重到3200克左右,跟上週2800克差了400克。繳費辦理住院後,進入三樓的五號待產室。因為宮縮頻繁,醫生判斷不能打催生。在待產室等到下午一點,護理師才進來打點滴,第一針不小心漏針,第二針護理長來打才成功。催生的藥一開始是一小時6滴(據說一般起跳是一小時12滴),後來加強成9滴,才開始有感覺。陣痛的感覺是背脊發酸,倒不像是痛,但是會痠到覺得躺著很痛苦,側躺會減緩許多酸感。
 
  中間有個小插曲:約莫下午五點左右,一名產婦來到三樓,叫聲十分淒厲。聽到她的叫聲,婆婆和我都笑了。沒想到喊了兩次之後,隨之而來的是寶寶的哭聲,聽起來是個女嬰。外面先生的住院單都還沒有填好,寶寶就先出生。半小時後,隔著布簾,護理站跟產婦說她是情緒太過激動才會導致早產(好像是36週大),要她控制情緒。

傍晚六點左右,婆婆先離開醫院替我買晚餐。等到婆婆跟老爺到醫院時,已經七點多。中間護理師內診,發現羊水破了,開始要吃抗生素防止小太陽感染,之後不能再下床走動,便溺都得在床上解決。好險早上已經有灌腸,否則要在床上排便比排尿還難。

宮縮十分頻繁,然而子宮頸從上午門診到晚上依舊是開半指到一指之間。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生產
    全站熱搜

    蕾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