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  「教養」這個詞含括兩個問題:教育及養育。對一個五個月大的寶寶來說,養育絕對大於教育。一邊是毫無經驗的新手爸媽,另一邊則是擁有二十多年前模糊的記憶。新生兒的誕生,該照著誰的方式去教養?

 

  公公是個直線的人,無論做事、講話還是思考都非常的直接。有時候公公發言並沒有其他意思,卻非常容易造成誤會,說者無意,聽者有心;婆婆是個多方向思考的人,有話直說,但不會往心裡講;蕾是不愛講話的人,除非看不下去,不然很少出聲。

 

  從做完月子之後,一連串的問題開始浮現:

 

一、出門

  坐完月子之後,絕大部分時間還是在家裡。偶爾想要出去走走,顧及小太陽不能出門。蕾認為「帶寶寶出去晃晃,五到十分鐘其實無傷大雅」;公婆則認為「寶寶這麼小,最好待在家」。小太陽出門時,是個好奇寶寶,因為如此更想帶她四處看看。假設蕾沒有和公婆同住,寶寶出不出門不會是個問題。既然住在一起,就沒有這麼隨心所欲。現實地來說,若是和先生住在外面,面臨到長輩想看寶寶時,一是長輩親自到家裡,不然就會是帶著寶寶去長輩家。相信在後者不是少數,如果寶寶不能夠出門,會是很大的麻煩。於是,小太陽在四個月才開始偶爾被帶到頂樓去看看花草。

 

二、副食品

  蕾打從懷孕就已經想好,小太陽滿四個月就要開始練習吃副食品。蕾跟老爺都有嚴重過敏,其次培養小太陽不可以挑食,最後是要她練習吞嚥跟咀嚼。吃副食品「除了不該吃的不要吃之外,其餘的都不用太過限制」。公婆為此倒是多重顧忌。蕾認為的很簡單,好吃的不要先吃,免得之後不肯吃不好吃的。自從婆婆讀了網路上的文章之後,知道寶寶吃的食物不用特別不同,只要注意幾點應該注意的就好。現在的問題是公公想到什麼可以吃,就想給小太陽吃。昨天還想要給大煥喝一點養樂多,還好被老爺阻止。

  另外一點是,吃飯時要坐著吃,不可以抱著。從小養成好習慣,不用長大再來改正。現在小太陽都是坐在搖椅上吃(因為還沒有力氣獨立坐)。

 

三、看螢幕

  寶寶喜歡看螢幕,因為有光線刺激,有時候還有音樂。公婆當然不會想要讓小太陽看螢幕,可是實在哄不住,只好轉移她的注意。雖然給公婆帶,看螢幕的次數會變多。不過既然麻煩別人,就留點彈性。這點蕾很清楚,帶小孩有不易之處,身不由己。

 

四、學步車

  現在小太陽不會坐,自然問題不存在。不過依照公婆的想法,很有可能會幫小太陽添購一臺。Sunny媽的想法很簡單,自己小時候坐過,不覺得是什麼好事,更覺得只是為了大人方便而存在的東西,毫無實質幫助的意義。

 

五、  教育

  蕾在懷孕時就一直在糾正老爺的言詞。小太陽或許不會說話,卻已經在吸收。大人這麼說,小孩會覺得理所當然,要糾正更困難。蕾在國小當小屁孩的時候,髒話滿天飛,非常沒有氣質。國中決心改掉之後,連「幹嘛」都很少說。有時候大人對著小孩開玩笑說「笑屁啊」「看什麼看」之類的話,讓蕾有點不滿。這是一定要溝通的地方,不能等到小孩都學會才去責怪別人做壞榜樣。

 

  所有人的出發點都是為了小孩好,無論如何要記住這點。事情是可以溝通的,依照人與人之間的彼此了解去協調。只是有時候會有做為媽媽的堅持和媳婦的想法,希望公婆能夠看重我是小太陽的媽媽。比方很多關於小太陽該吃什麼,能不能出門等等,公公都是問婆婆的想法,而不是問蕾,這點就讓我倍感不尊重。負面情緒常常出現。換個角度,蕾不曾跟公婆提過這個問題,沒有溝通,何來解決?都是大人,應該用大人的方式解決問題,自顧自的嘔氣跟耍脾氣,別人不知道妳的想法,自然以為是無理取鬧。另外,既然麻煩別人照顧,就不要用同樣的標準,很苛刻的要照顧者遵守。不然就得媽咪自己帶,或找個褓姆會更好。和長輩鬧得不愉快沒有好處,到頭來,他們都是孩子的爺爺奶奶,又何必讓孩子為難?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蕾娘 的頭像
    蕾娘

    煥陽記事

    蕾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