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  小太陽出生之後,只要一哭,很快就會被蕾抱起來。長輩這時候開口「不要一哭就抱」、「抱習慣以後一直要大人抱」。毫無經驗的新手爸媽,長輩的經驗可以當成借鏡,需要照單全收嗎?

  住在醫院的時候,可能會遇到這樣的經驗:一旦寶寶哭,過不久護理師就會進來關切,「不可以讓寶寶這樣哭」,哄完之後再交還媽咪。按照這個道理,回家之後,長輩卻告訴你「哭一哭可以吃更多」、「寶寶需要利用哭來運動」,不是相互違背?
 
  蕾是絕對支持安撫和擁抱,不會故意讓小太陽哭一下才過去安撫。這樣做的原因,一是為了避免憋氣症候群(Breath holding spells)。好發於兩歲以前,95%發生在早產兒。這並不是個病,而是一個症狀,來得無聲無息;二、媽咪一定遇過,當寶寶哭得聲嘶力竭,汗水流滿身。在我們的觀念流汗等於運動後的產物。新生兒剛出生毫無自主行動能力,哭是唯一的運動。蕾認為十分荒謬。人之所以運動是為了健康,把多餘的養分代謝。一個新生兒,每一滴養分都有功用,為什麼還要消耗?哭或許是一種運動,但不是每次都是所謂「生理性啼哭」。(請問:你會用「哭」來做運動嗎?
 
  再者,寶寶哭,爸媽第一步是抱還是不抱?如果每次寶寶哭,大人就出現會造成小孩用哭鬧來叫大人,是不是哭了不馬上反應,寶寶就會覺得哭也找不到人。建立信任對任何人都很重要,何況親子。研究:嬰幼兒時期多抱抱,長大聰明獨立社交好,我們總希望小孩成龍成鳳,沒提供好的後盾,要孩子怎麼勇敢?年輕有為的企業家在三十五歲時,因為掌握了趨勢,躍身成為科技新寵,工作之餘常帶父母出國度假,此類故事稱為「美談」。身為父母,有時候真的該檢討,為什麼我的小孩跟我不親?他的成功都是我努力掙錢,一點一點培養出來的。即使沒辦法陪伴,面對小孩的態度更重要。擺出一副「我很累」「別煩我」的樣貌,常常對小孩說「自己的事自己解決」「我很忙,你自己想辦法」,一句句都是在疏離。
 
  回到前輩的教導,只能說,每個寶寶的氣質不同,不可能一概而論。經驗之爭,該相信誰?「小時候你也是這樣被我帶大」是長輩最好的盾牌。說個例子,小太陽在五個月前,白天睡覺都要人抱著,一抱就是四小時。長輩希望蕾不要老抱著孩子,要訓練她自己睡。可以自己睡多好?每每嘗試放小太陽到床上,只是吵醒她,或者睡沒半小時。身為照顧者,選擇寶寶的睡眠比我的輕鬆來得要緊;有時小太陽又哭又叫,實在不知道怎麼了,長輩問是不是餓了?尿布濕了?小太陽從出生到現在,從來不曾因為尿布濕而哭。問到這句話非常難以理解,住在一起,竟對寶寶的認知落差之大!由此可知,長輩的經驗有時也是「理論上」。
 
  新生兒誕生是整家人的喜悅,然而,養兒育女說到底是家長的事情。更何況,長大以後,還有誰動不動大哭要大人抱?小孩每個過程都是過渡期,互信互愛才會持續一輩子。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需求 運動
    全站熱搜

    蕾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